第一百章 八零年代(9)_快穿之回收站
废文网 > 快穿之回收站 > 第一百章 八零年代(9)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一百章 八零年代(9)

  第一百章八零年代(9)

  傍晚葛大娘从地里回来,随手捋了一把野菜。

  这会儿的菜虽说不缺,但能薅点不要钱的就薅点,那省下来的菜,不还能卖给来收菜的小商贩嘛?

  她把菜放进盆里,就要舀一勺水来洗菜,一开缸盖,就发现只剩下小半缸了。

  葛家当家的前些天跟着村里几个人去了城里一处工地,说是建筑民工,一天给两块钱。

  城里正式工人的工资也就一个月六七十,像这种一天两块钱,一个月就是六十,那是真不少了。

  因此葛家现在就只有葛大娘和葛大妮和葛二刚三个在。

  葛大妮正在灶台边上擀面条呢,葛大娘就在院里四处寻摸,大喊了声,“二刚!”

  葛大妮探出头来,“娘,二刚还没回来呢!估计跟江易在一块儿呢!”

  葛大娘嘀咕道,“我就知道!”

  小时候二刚跟江易也不怎么玩来着,不知道后头又怎么了,他们俩倒是天天一块耍。

  二刚又一按,切到了江城台。

  不过想想,江易他家虽然只剩下他一个了吧,但那小伙子老实,二刚跟他一起混应该不会干什么出格的事儿,不像村里有些个年轻人,那是真张狂了,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要出点大事儿!

  葛大娘运气大吼一声,“二刚!”

  就看见二刚脚步轻快地担水回来了。

  葛大妮一边切面条,一边接话,“唉哟!那耳朵里可不能瞎塞东西,这会天气热,又不是冬天了还要戴毛耳朵!”

  葛大娘张大了嘴,“娘呀!这声音,比放电影的时候还听得清楚呢!”

  “同志们!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,我们的人民军队,在西南边境,将西尼国的军队打得退出了我国国境,歼敌一万,俘虏了西尼国的上将格鲁斯!”

  这部电影,葛家人都看过,因此一听就听出来了。

  “你们可别看它小,它能收四个台呢!”

  葛二刚连连点头,笑嘻嘻地,“哦!哦!我去担,我去担!”

  “这是博城台啊,可不是要放博城花鼓戏么?”

  “二刚那耳朵里不知道塞了个啥东西!”

  葛大娘张嘴就骂,“不是跟你说话是跟谁说?”

  他就把他兜里的东西往外一掏,原来是个巴掌大小的木头盒子。

  江城台播的是电影原声,还是个战争片。

  “哎呀!这不是马杰和唐龙的相声嘛?”

  葛大娘这会儿才反应出了不对。

  葛二刚就跟夜游神似的,还是摇头晃脑,嬉皮笑脸地就走过他娘身边,仿佛葛大娘那句话就是空气一样。

  葛二刚把这线一拔,灶房里突然就响起了两位男演员的对口相声。

  葛二刚嘴都快咧到耳后根去了。

  “你就装聋吧!还不赶紧去担水!”

  “没见过吧?就是有这么小的收音机,把它做小了,可不就是这样了么?”

  “二刚,去担水!”

  葛大娘点头,“嗯,我看像!”

  葛大妮指着他笑问,“娘,你看看二刚,像不像小时候,偷了我藏了半年的私房糖果那个贼样子?”

  他从灶房边上找着了担子和空桶,把一个不知道什么东西的塞进了耳朵,喜滋滋地挑着担子走了!

  他看见了葛大娘,就咧嘴一笑,就那么飘着要进屋。

  葛大娘的娘家就紧挨着博城,她甚至还学会了一口的博城话,所以一听就能听出来。

  “呀!这是博城花鼓戏呀!我小时候走亲戚,你姥姥带我去听过!”

  葛大妮和葛大娘两个人这会儿才有工夫问,“二刚,这么小的,也是收音机?”

  葛二刚这才顿住,回过头来,不知道从耳朵上扯下了个啥,问道,“娘?你跟我说话呢?”

  葛二刚噗嗤一声笑,“娘,大姐,给你们看个好东西!”

  “这从哪来的?总不会……是江易做的吧?”

  这木头盒子上还连了个根线,那线的另一头就塞进了二刚的耳朵里。

  说着二刚一按,就给换到了博城电台。

  正琢磨呢,葛二刚进院了。

  母女俩对了几句话,葛大娘把野菜淘洗了,用开水烫上,再用盖子盖上,准备焖上几分钟。

  博城电台这边正好在播放着博城的花鼓戏。

  这家伙走着路一颠一颠,仿佛脚底下安了个弹簧一样,还摇头晃脑的。

  二刚把两桶水倒进水缸,那脸上还是笑眯眯的。

  这相声正好说到了尾声,接下来的变成了本地新闻。

  大江村每到过年过节的时候,都会有县城里的电影队来给放露天电影。

  这露天电影虽然说是不要电影票的吧,可也得早点去抢位置,这位置不好,不光看得不清楚画面,有可能连声音也听不真。

  这里头可是一点杂音都没有啊!

  第四个电台的声音不大清楚,为了不影响他炫耀,二刚就没再按了。

  而是把小收音机的音量调大,让大姐和娘好好听听。

  “江易怎么还有这本事呢?”

  葛大娘受到的刺激可真不小。

  “哦,江易说,就是江爷爷在城里住院那会儿,他跟另一个病房的病人学了一点……说是个啥工程师。”

  “江易可真聪明啊!”

  葛大娘说着就瞥了二刚一眼,“你成天跟人家在一起耍呢,怎么就没学到人家的聪明劲儿?”

  二刚抓了抓头,嬉皮笑脸,“娘你跟胜英姨也是一岔人,那胜英姨怎么就出国了,你还在村里种地呢!”

  他说着葛大娘抓起块抹布就要打,二刚滋溜一下就蹿出了灶房。

  “你稳重些!看摔了收音机!”

  “没事儿,娘,在兜里放的放着呢!摔了我也摔不了这宝贝啊!”

  葛大妮噗嗤一笑,心想这小收音机也确实方便,不像爷爷那个大块头,几十斤重,那可真是不小心就能摔了!

  但她就突然想起个事来。

  “你这是借了人家的来听?那可得小心些!”

  “哈哈哈哈!江易给我啦!这就是我的!以后我去地里,都能装在身上,干活都有趣了!”

  葛大娘和葛大妮互相看了眼,“这么贵重的东西,人家给你就要啦!”

  要知道商店里卖的那个收音机也得五六十呢!

  葛大娘板起脸,“听两天就还了人家去!江易孤儿单个的也不容易!可不能沾这个光!”

  “诶呀!放心吧,我是那光会沾光的人嘛?”

  “这是江易非得给我,说是他用废旧零件组装的,又没花啥钱!再说前头我不是借给他五块钱吗?他说就算五块钱卖给我了,以后不还钱了。”

  “这样我才要的嘛!”

  二刚当然知道他是沾了光了。

  但他跟江易不是好朋友嘛,以后江易有事,他也会接着帮忙的啊!

  葛大娘听了这话才点了点头。

  “那你也是得着了!”

  葛大妮眼里露出羡慕,“二刚,拿出来给我看看!”

  二刚小心翼翼地拿出小收音机,“姐你可拿好了。”

  又教葛大妮那四个按钮的用法,“一个台一个钮,按下就行了。”

  “江易说那种转的容易坏,还不如这个用得时候长。”

  葛大妮突然又想起来,“那你刚刚塞耳朵的线呢?那是啥?怎么一拔才有声儿?”

  “哦!我差点就忘了。这个是耳机!”

  二刚把耳朵插上,耳塞给葛大妮戴上。

  葛大妮只觉得耳朵里直发痒,惹得她差点笑出声来。

  但细细一听,果然正是电影里的那些声音。

  “这样我就能偷偷听啦!神不知鬼不觉的!”

  葛大娘呸了声,“还神不知鬼不觉,你是要干啥坏事呢!”

  “那我不是害怕让别人知道了我有这么好的宝贝要抢要借么?”

  他这话一说,倒是提醒了葛大娘。

  “江易做这么一个收音机,费不费劲儿?”

  “咋了?”

  “你姐不是明年……”

  葛大妮就跺了下脚,“娘!我不要收音机!”

  “说好了以后去大朋家里住,他家全包了,咱家就管给我弄些衣裳被子就行了。”

  虽说她家的条件在村子里还算可以的,可是当初谈对象的时候,大朋家就一口咬定了要去他家,既然要去他家了,她还要带什么大件?

  葛大娘摇摇头,“说是他家全包,现在人家疼孩子的,谁不想多带上点东西呢?咱家给弄个收音机,你闲了听听也好啊!”

  又问:“不知道江易会不会做大点的?这个好是好,就是看着太小了,咱肯定不能白沾光,该多少钱就给多少钱。”

  “会呀!怎么不会,给小根他娘做的已经都做好了!好看着呢!红底金花!摆喜房最合适了!我看小根他娘这会儿准保满意!”

  “啊?那我可得去瞅一眼!”

  二刚看着他娘的模样,就知道是动了心思。

  “依我说娘你先等等,看看我未来姐夫家里都置办上了啥?他家没弄上的,咱再弄呗!”

  说完又嘀咕了句,“江易还打算做自行车呢!”

  “自行车?”

  一听这个,母女俩都上心了。

  收音机那是纯娱乐,自行车可是能办大事呢!

  他们村子里离县城近,可是走路去又耽误工夫,公共小巴车又挤又磨叽,有时候等长了脖子也不见车影儿。

  要是有个自行车,甭管去哪儿都方便啊!

  “是啊!可惜上回我们在城里的废品收购站没买着旧车轮,不然没准江易就已经做出来了!我还能借着骑一骑。”

  江易在院里,也正琢磨着车轮子的问题呢。

  这年头大家伙都爱惜东西,旧自行车哪怕是破得不行了,只要车轮还好,也会拆下来拼装点啥,他在大晋王朝不就用车轮攒了个两轮车么?

  不过他虽然没买着车轮子,倒是一些替代品可以想一想。

  虽然回收库里的东西每个种类都只能对外卖出去五件。但如果把库里的零件拿出去组装的话,只要不是单独卖的话,那就没有限制了。

  做不了大人用的自行车,他可以搞几个童车出来。

  当村子里好几个中老年妇女结伙到江家的时候,就看到院子里堆了一堆的零碎。

  她们都是来看江易做出来的新婚专用收音机的。

  果然大红底上金花牡丹的收音机,完美地对上了大娘们的心思。

  玉花大娘乐得都合不拢嘴了。

  江易说这收音机要五十块,她二话不说就掏钱了。

  压根就没提这件东西是不是二手了。

  这个大件可太体面了,往新房一摆,谁来看了不得亮一下眼睛啊?

  她不快点掏钱,没看旁边的老娘们正眼馋着呢么?

  江易收了钱,看了看正瞧稀罕的大娘们。

  就拿出十块钱,给正看热闹的村长老婆递了过去。

  “婶子,这是我借的钱,先还了吧。”

  当初原主是实在没法子了,四处借钱交费,也是这大江村的村长姓江,跟江易家里有点亲戚关系,就借了原主十块钱,算是外债里比较大头的了。

  余下的债还有两家人,一家五块钱。

  村长老婆却没接,一双眼睛就朝外头瞄。

  “江易啊,我看你那院子里摆了不少东西,是不是要做个自行车?”

  江易笑着摇头,“我倒是想做,在城里没找着车轮,这不,淘了些儿童车的车轮……”

  村长老婆眼睛一亮,“是不是要做个儿童车呢?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7kcy.com。废文网手机版:https://m.7kcy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