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五十章 八零年代(60)_快穿之回收站
废文网 > 快穿之回收站 > 第一百五十章 八零年代(60)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一百五十章 八零年代(60)

  第一百五十章八零年代(60)

  明昭昭的亲戚们,也就是两个小徒弟的长辈们,被明昭昭的小电影勾得欲罢不能,纷纷亲情爆表,热情地表示他们可以出人出钱出力,赞助小电影后面的拍摄。

  甚至还有人纷纷埋怨,有这样的好事,为什么不早点告诉他们啊?

  就连那不靠谱的大表哥和游手好闲的小叔叔都能来扮演一个角色,他们这些喜欢表演艺术的人,咋就不能出个镜呢?

  心心爸爸表示,他跟单位的司机关系特别铁,以后小电影要去哪儿拍,只要跟他提前说一声,可以请司机开车送他们去嘛!

  越越姥姥说她虽然不会化妆,也不会开车,但是可以给他们做干粮,拍电影的时候路上吃啊!

  心心奶奶说她会裁剪缝补,想当年,那会儿没有缝纫机的时候,一家人的里外衣裳可不全都是靠她手缝的?要是需要修改戏服或者是新作点啥,她完全可以贡献光和热嘛!

  不是家长们瞎激动,主要是自家娃能拍上电影,哪怕是小作坊自己瞎折腾的呢,那也是了不得的事情啊!

  现在普通老百姓的娱乐就那么些,也就是听听广播,看看电影,就是省城这里,电视机也是比较稀罕的家电,能看到自家娃出现在大屏幕上,搁谁谁不激动呢?

  心心妈妈甚至还提了个意见,完全可以把两个小胖子家长也叫来,大家一起看呀!还有扮演坏人的大表哥和小叔叔,都来都来!

  明昭昭这里的小电影事业蓬勃发展,江易那边也迎来了宋叔。

  大概是江胜英给了宋叔什么暗示,宋叔来到大江村的时候,那打扮的,在村里人看来,简直就是活脱脱的大老板。

  时髦的□□镜加上大金链子,从头到脚光鲜的西装革履,向后梳的大背头油光锃亮,笔挺潇洒的羊毛大衣就那么敞着,脖子里还系着条雪白雪白的羊绒围巾。

  村里人为了看宋叔这个国外来的大老板,几乎是天天找借口上江家小院来。

  宋叔在来大江村之前,已经去过了自己的老家。

  但再安稳也没有现在的感受好啊!

  江易也没推辞,拿了钱以后,给了江胜英一份股权书,说是家具厂有她一半的股子。

  守家在地的,一个月有七八十块钱,比城里的正式挣的还多,傻子才不乐意呢!

  大江村民们踊跃报名。

  但恢复了常态,每天也能卖出去五十多件家具。

  县城的家居店,也扩大了规模。

  人人都对他报以热情的笑脸和好奇羡慕的目光。

  他,一个在南卡国底层混饭吃的小杂货店主,从来都没有过这种高光时刻!

  便宜老妈有准继父陪着,每天春风满面,神采飞扬的,恨不得高调得全沁城的人都知道有他们这样一对辰侨夫妻。

  这波盛况,一直持续了小半个月这才渐渐成了常态。

  宋叔也是感慨万千,“早知道我就早点回来了!”

  哪怕他再三说过,自己不过是在国外开个小店做小本生意而已,在国外其实也是个底层。

  不用问,又引来了沁城一波逛店浪潮。

  江易打趣地问宋叔,“衣锦还乡的感觉是不是挺美的?”

  这个家具厂用的材料主要是木料,因此技术含量一点也不高。

  但这一点也不影响老家人的热情,有几个堂兄堂弟,还打算帮他找一个老家的对象,甚至拍胸脯表示,一切都不用他管,他只要去出个人当新郎就好。

  幸亏江易有先见之明,临时在大江村和店面附近的街道上雇佣一共十来个人维持秩序,一旦人流超标就先限流……不然没准他这家居城没火起来,倒是先出了大事了。

  江胜英笑着说,“那不然你也回来做个什么生意吧?”

  当然了,说技术含量不高也是江易这么认为的。

  这不,这才一个月,她就拿到了一千块的分红。

  这人除了吃饱穿暖谈恋爱以外,那也是有更高层次的追求的。

  而且江易说了,之所以只有一千块的分红,是因为还有一大半的盈利,要再投进去。

  “阿英啊,你可是养了个好儿子啊!这头脑,这眼光,实在是高明得很啊!”

  这些年在国外,什么没有经历过?受苦受累危险刺激,总算是稍微有了些安稳的小日子。

  如今家里有了归国辰侨,外头传说还都特别邪乎,什么百万富翁千万富翁啥的都出来了。

  看得他小商人的血脉觉醒,恨不得也找个什么商机投进去试上一试了。

  他就以一个外来准女婿的身份,跟村民们闲聊打趣,说起过去的那些经历,不管是悲摧的,还是幸运的,添枝加叶的,夸张上个几倍,就有听众们捧场。

  之前江易不敢把这些东西拿出来,就是怕没有来历暴露自己。

  “早先我总觉得国内太穷,就算回来,怕是也挣不着什么钱,没想到沁城这样的普通小城,购买力都这么强!”

  便宜老妈不用自己陪着,可不就给江易更多的活动空间。

  辛苦压抑了那么多年,好不容易得意一回……这种心态江易是很理解的,而且还有意无意在后头推上一把。

  当然,他还是婉拒过后,找了个理由说要回国外,这才溜之大吉。

  看得宋叔啧啧称奇,对江胜英赞叹不已。

  在老家,亲戚们的热情让他差点招架不住。老族长颤巍巍的把他一家的名字添进祖爷爷这一支里。

  江易先选了八个人。六个木工,两个司机。

  他招人也不挑年轻年老,不到四十五岁他都要。

  与他老家比起来,在大江村的日子,更让他轻松愉快。

  她现在是有儿万事足,江易要开家具厂的时候,她就把她那四万块钱,给了江易了。

  他把店面和相连的两个小店面都买了下来,打通成一个大店面,按照九零年代的风格装修了一番,等再开张的时候,披红挂彩,请了沁城的舞龙舞凤队来表演,还有购物抽奖活动。

  每天的人流量都超过了两三千,家具销量两百件以上。

  家具店挣的钱越来越多,江易干脆又拿出几万块来,在大江村开了一家家具厂。

  其实他从可回收垃圾库里拿出的那些推台锯、封边机、多排钻、涂胶机、带锯、砂光机等等各种木工工具,在这个时代,哪怕都是二手的,有磨损有划痕,那也算是这世界最先进的。

  有钱的富翁继父,送给继子一套二手家具厂设备,还算个事儿吗?

  家具厂初开,除了先前就招的木工,江易在大江村里招了几个懂点木工的熟手。

  比如说再买两部车子,一部运输用的大卡车,一部谈生意用的小轿车……

  虽然车子是属于厂里的,但这厂是姓江的,可不就跟她的差不多吗?

  这全新的小车不是那些破破烂烂的二手车能比得了的呀!

  现在就算让她回南卡,她是也打死不想去了。

  因此她就想劝宋叔也留在辰国。

  宋叔摸摸下巴,“我倒是想,就是一时不知道要做什么生意。”

  在南卡国,靠着本地人的懒惰和他的勤快,确实是能挣钱,跟大江村民们比,他挣的钱早就能当个万元户了。

  不过南卡国太乱了。

  人命朝不保夕啊!

  他有两个熟人,就是无辜被害的,还有两家邻居,家里儿女辈不学好,上了瘾,人不人鬼不鬼的,就算当父母的狠心不再跟他们来往,倒底也是没了任何指望不是?

  这来辰国两个月,他感觉夜里睡觉都特别安稳,完全不用害怕会有人破门而入,也不怕莫名失火,或者接到家里人被绑架的勒索电话。

  江胜英眼珠一转,“不如你去问问江易,看他有没有什么好主意?”

  江易还真给他出了个主意。

  “开服装店?不是开服装厂?”

  宋叔听到这主意和江易的分析,虽然觉得的确还不错,但也有点小疑惑。

  “我看大江村这边的人工便宜,地租也不贵,我老家那边也是这样,为什么不直接自己开厂子请人做,要去欣城那边进货呢?”

  “宋叔,大江村这边的人工和地租虽然便宜,还有你老家也是这样,但是缺点也多呀!”

  “首先内地的水资源不够多,都没有自来水,要开厂子还得先引水,电呢,一个月也会停一两次,这都是稳定生产的大忌。”

  “水电这还都不是最要命的,您看我这家具厂不也是这样吗?”

  “要命的是原材料,咱们这边的布料大部分还都是从省城那边进的货,样式老套,颜色花样都很陈旧,这样做出来的衣服,顾客怎么会喜欢呢?”

  “从欣城那边进布料吧,路程很远,而且必需得亲自到厂子里挑选……除了布料,还有花边,纽扣,包带,小五金件,商标这些……欣城那边已经形成了规模,而咱们沁城这边却啥也没有。”

  “既然都要去欣城买,还不如直接买现成的回来呢!”

  宋叔还是有疑问,“但那不就只能挑人家有的样子了?”

  江易笑了,“宋叔你去欣城看看就知道了,那边大大小小的服装厂特别多,只要能想得出来,他们就能给制出来,咱可以拿着设计去订制的。而且还能货比三家,挑最优惠的合作,从他们那儿拿货,比咱自己做可要成本低得多,还省心。”

  其实江易那个可回收垃圾库里,也是有各种缝纫机的,虽然工业的不多吧,但用来建造一个服装厂还是不在话下的。

  如果江易无条件支持的话,老宋想开服装厂,也是能行的。

  不过江易可不打算这么深入地支持老宋的。

  老宋这个年纪,要是开厂的话,那肯定要卖力打拼的。

  但要是成天扑在事业上,那便宜老娘不是要守活寡?

  倒不如在城里开一两家畅销的服装店,夫妻两个合伙看着,在这个服装生意还是一片蓝海的时代,想要赔钱都不太容易。

  老宋不知道江易肚子里这些弯弯绕,顺着这条思路想了想,就点头赞同。

  “还是你想得深远!”

  既然有这么一条光明的道儿,小商人老宋立马就迫不及待了。

  老宋要去欣城,江胜英也心动了。

  江易看这架势,给二人写了一个小本本:欣城旅行指南。

  这两个人商量一番,收拾了行李,揣着小本本就高高兴兴地奔欣城去了。

  江易倒也不太担心他们。

  好歹这两个都是老江湖,在南卡国那么混乱的地界都幸存了下来,这在本国,还能栽了跟头?

  等回来的时候,两个人就宣布要举办婚事了。

  江易当然乐见其成了。

  娘家婆家两场婚礼,江易大手笔地把娘家的婚礼全给包了。

  五辆崭新的婚车,车头装饰着鲜花,载着大江村的宾客们,浩浩荡荡地开往沁城最高档的大饭店,在这家饭店里,江家人直接包了十桌。

  五辆车子拉不下那么多的人,就来回了几趟。

  大江村民们这回可算是又开了眼。

  平时村里办婚礼,也就是主家做个大锅饭,大炖菜里多放些肉和丸子,再多准备些水果糖,那就是很好的待客饭了。

  人江家呢?

  沁城最贵的大饭店呀!

  咱老农民坐在那么高档的地方,雪白的桌布上还有绣花,服务员姑娘一个个打扮得洋气又好看,一道道好菜流水般地送上来。

  因为这一回吃席,大家伙可算是见了世面了!

  燕窝汤,是不是听都没听过?席上就有。

  大葱烧海参?席上有。

  肥鸡大鸭子?有!

  肘子牛肉蹄花大黄鱼……全都有!

  大家伙甩开腮帮子可劲地造,只恨眼大肚子小啊!

  幸好江易这人做事大方,还让大饭店给准备了好些个小袋子,吃不完的席,还能打包带回去。

  这顿好酒席,多少年以后大江村的人提起来,还忍不住要咽一下口水呢。

  婚宴办过以后,江胜英就随着宋叔去了宋叔的老家。

  临走前江胜英悄悄地跟江易说,“我们去那边打拼,也省得在这里,干什么都要你来操心。”

  虽然江易能干吧,那也不能全依赖江易啊!

  江易养她是天经地义,可养老宋就不是那么回事了。

  再说了她和老宋两个人也刚四十,年纪没那么老,用不着人养呢。

  作者有话说: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7kcy.com。废文网手机版:https://m.7kcy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