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八章 八零年代(7)_快穿之回收站
废文网 > 快穿之回收站 > 第九十八章 八零年代(7)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九十八章 八零年代(7)

  第九十八章八零年代(7)

  江易和二刚两个人从小巴车上下来,都是大大地松了口气。

  从大江村到城里的小巴车一毛钱一票,人还多,得亏他俩都是大小伙子,没那么怕挤。

  沁城在辰国算是四线小城,又地处内陆,整个城市也就四五条大街,十来个片区而已。

  建筑是典型的八十年风格,最高的楼层不过五楼,基本是灰色的基调,偶然有一两处红墙青瓦的,不是仿古酒楼就是公园。

  二刚见江易看向那个红墙小楼,一把就把他拉走了。

  “别看了,沁园酒家一顿饭就都十几二十块,哪里咱们吃得起的!”

  “不是说去废品收购站?咱快点去,没准真能捡上好东西呢!”

  其实本来江易还想在县城逛上一逛来着。

  但他给自己带了个监工,也只好一下车就直奔废品收购站了。

  “我们这儿就是收购废品的,你们怎么也收购啊?收购什么呢?别不是倒买倒卖吧?”

  “你会修收音机?”

  老头听了就拿眼睛上下打量着江易。

  二刚一听就气不打一处来。

  他说着,就从自己的衣服口袋里摸出了包烟,弹出根烟递了过去。

  倒买倒卖那好歹是紧俏货吧?

  谁倒卖废品啊?

  江易拉了把二刚,就笑着说,“老师傅,是这么回事,我家里有个旧自行车,还有个旧收音机,坏了好几年了,就一直放在杂物房里,本来想着要找人修,这不是就一直没找着么?没想到,前几天下大雨,屋里漏水了,我去这么一看,好家伙,自行车都生锈了,收音机也长毛了……正好前几个月我跟一位师傅学了些修理的手艺,就想先拿自家的东西练练手……我家那个自行车有好些部件都锈得透了,收音机也是,这不,就想来看看,能不能在收购站里淘上些零件回去。”

  两个人才进小门,脚还没落实呢,一道大喝声就在旁边响起。

  这家收购站在一条巷子的顶头,是个能当停车场的大院子,院子里头修了一排的小平房,院子门是个大铁门,铁门上又开了个小门,这会儿半开半闭着。

  江易站定了脚,朝着门房玻璃窗里的老头笑了笑,“老师傅,我们是想来收购点东西的。”

  门墙上还挂着牌子,沁城市国营收购站。

  他们去的,就是沁城里最大的废品收购站。

  看到江易递过来的烟,他愣了下,等瞅见送上来的烟是细长的,还带过滤嘴儿,这才伸手接了过来,别在了耳朵上头。

  “刚学,会一点点……”

  二刚凑到江易耳边,小声嘀咕。

  江易笑了笑,就当先进了小门。

  老头看着有五六十岁,脸色灰黄,两只三角眼的眼尾和嘴角都向下耷拉,确实是一副生人难近的模样。

  “诶!你,你们!干啥的?闲人免进!”

  江易瞄着这个牌子,不知道怎么地,还略有点亲切感。

  “没事,咱去试试。”

  “诶,刚刚咱问路的时候,那个大姐可是说了,这看门的老头是个老倔头,老古怪,难说话着呢!”

  江易倒也不算太心虚,虽说他也不是半导体专业的吧,但好歹学过点电子线路啥的,而且高中物理实验课里,也玩过简易收音机。

  老头琢磨了几秒钟,忽然招招手,“你们进来……”

  江易和二刚对望了眼,也没弄清这老头葫芦里卖的什么药。

  不过透过玻璃窗,也能看到门房里就老头一个,而门房里就是一桌一椅一床一柜,别的啥都没有,江易就和二刚走了进去。

  “老师傅,是不是有啥让我帮忙的?”

  老头咧嘴一笑,“你这小伙真聪明!”

  他转身指指柜上摆着的大块头收音机,“我这个收音机快二十年啦,最近总是沙沙响,节目都听不清楚,你给看看,能不能收拾好?”

  二人顺着他的手看过去。

  果然在柜子上摆着一个硕大无比的收音机,差不多占满了柜子顶。

  老头说这收音机快二十年了,估计是真没夸张,收音机木箱边缘都掉了漆,一只旋钮还破了半边,拿旧布条给绑着,一看就知道这收音机平时肯定没少用。

  二刚眨眨眼,心说这收音机,竟然比他爷爷那个还大,还破!

  江易倒是挺镇定的,“老师傅,您打开我听听怎么个不清楚法?”

  老头拖着步子上前,拧开了这只老古董收音机。

  一片沙沙声就回荡在门房里。

  要说它一点节目都收不着了吧,那还真不是,凑到喇叭口那儿,还能隐约听到一点儿……什么歌唱啊,评书啊,新闻啊,就是若有若无,忽高忽低,勾得人直烦燥。

  “老师傅,您这里有没有铁皮罐头盒和长铁丝?或者电线也行?”

  这毛病二刚还真见过,村委里就有一台老收音机,也是这样,头几年声音大又清楚,过了几年以后,也不知道是老化了还是受潮了,就成了这个鬼样子了,但村里也没人会修,可不就一直摆在那儿落灰了?

  二刚心里正嘀咕呢,就听到小伙伴江易已经开了口,要什么铁皮罐头盒和铁丝?

  而老头还真的从床底的破木箱里,翻出了几个铁皮罐头盒,又拿出了几卷铁丝和电线。

  二刚暗暗撇了下嘴,这老头的藏货倒是挺全乎啊!

  江易从铁皮罐头盒里挑出了两个细长点的,又挑出了一段电线。

  二刚就见江易把那两个铁皮罐头缠上电线,绑在了一根木条上,又把电线拖下来,缠在了收音机的电线上。

  那模糊一团沙沙声里,突然冒出个清晰的女声朗声播报,把门房里的两个人都吓了一跳。

  “听众朋友们,这里是沁城市人民广播电台,现在是上午九点整……”

  二刚惊喜地瞪大了眼睛,“呀!这也太清楚了!”

  他见江易在那瞎鼓捣,还想着江易就是糊弄老头呢,没想到就两个铁皮罐头,一根木条,一根电线,就把这么破的收音机给修好啦!

  老头也连连点头,满脸带笑。

  “这可好,这可好!清楚多了!”

  “小伙子,厉害!有一手啊!”

  江易心里其实也不是十拿九稳的,不过还好这一招真的管用,没翻车。

  江易和二刚走出收购站的时候,一人身上背着个大袋子。

  袋子里装满了各种破烂。

  门房大爷虽然高冷,但是在江易露了一手山寨天线的本事以后,立马化身热情老爷爷,领着二人去见了收购站的洪站长。

  不过是去破烂堆里挑几样破烂,还是给钱的,这简直不算什么事儿,洪站长手一挥,就让他们进库房里自己挑去,挑好了出来找过称的称重交钱就行。

  就他们背上这一人三十来斤的破烂零件,一共才花了两块钱。

  两人在小摊上买了几个包子,一边啃一边坐在路边等车。

  “江易,你说这些东西,真的能拼出自行车和收音机?”

  江易想了想,“收音机不成问题,自行车还差两个轮子。”

  其实在他的回收库里,收音机零件和自行车零件都多的是,自行车零件还要更多些。

  而他在大晋王朝都能手搓两轮车,在这个时代搓出自行车来自然是一点问题都没有。

  但他在收购站里都没买到自行车轮子,总不能凭空变出来吧?

  嗯,下回再买破烂零件,他还是一个人去好了。

  二刚听得悠然神往,“要是能收着轮子,做出自行车来,那可就美了!咱们再进城,就不用坐小巴车了,票那么贵还挤!”

  江易点点头,“我多去收购站跑跑,没准什么时候就能碰着呢!”

  在这个年代坐小公共汽车,可真不是件愉快的事儿。

  售票员和司机态度恶劣就不提了,破破烂烂的小车上那是人挤人,什么时候都有般子沙丁鱼味儿。

  两个人好不容易等来了车,背着东西挤了上去。

  幸好从县城到大江村的路不算太远,坚持了二十多分钟,总算到了站。

  两个人背着东西跳下车,这才发现他们的袋子都破了个小洞。

  洞里可不就露出了里头的破铜烂铁?

  二刚呸了声,“娘的!得亏咱带的都是破烂,这要是好东西,还不都给摸走了?”

  江易点点头,“看起来还是得有自己的车啊!”

  越是拥挤的车上,越容易有小偷,江易出生的年代,现金和钱包都快被淘汰了,小偷估计都转型到诈骗团伙了,有关小偷的这些故事,还都是大叔阿姨们聊天里说的。

  二人吭哧吭哧地来到江家小院。江易放下背上的袋子就去开院门,“一会儿咱开个西瓜吃,那天卖剩下的还有一两个好的。”

  他昨儿在空间里把所有的西瓜都开了窗,倒是找出来三四个好的。

  如今这大热的天儿,小伙伴跟着他又背又抬的也是受了大累了。

  他现在又不好把随身空间里的东西都拿出来,只好请人家吃西瓜了。

  他拿了钥匙正要上前,就看到一个男人,手里拿了块石头就在那砸锁!

  江易左右看了看,确定这就是江家小院。

  “你干什么?”

  那男人转过头来,看了眼江易,脸上皮笑肉不笑的。

  “哟!江易回来啦?这大热天的,可热坏我了!快开门我进去喝口水,不是说有西瓜?我最爱吃西瓜了!有多的再给我带上一个,给你弟弟妹妹吃!”

  二刚瞅见了这人,那半边嘴角就差点都歪到了腮帮子。

  这人就是刘志风,江易他那个爹的弟弟,在刘家排行老四的。

  江易也找出了原主的记忆。

  刘志云家兄妹五个,这位就是刘志云的弟弟,原主叫一声二叔。

  刘志云抛妻弃子进了城,过上了好日子,对江易基本不闻不问。

  亲爹还这样呢,石口村的老刘家那些亲戚,自然就当没有原主这个侄子了。

  “二叔,我刚刚看着你在那儿砸锁?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7kcy.com。废文网手机版:https://m.7kcy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